View View View Close 中國時報【黃意涵、朱真楷╱特稿】
Share to Facebook 柯難道沒想過,北市有多少人每天從桃園、基隆等偏遠地區來此上班上學的。對這群民眾而言,有可能天天騎自行車嗎?或許,住仁愛路的柯文哲,能每天騎鐵馬上下班,但對住在天龍國外的民眾,做得到嗎? View View 2016年1月31日週日 台北標準時間下午2時53分 車貸 View View Share to Twitter 不可諱言,自行車道當然需要建置,只是,這需要更周全資料收集與妥善規畫配套。交通影響民生甚鉅,不能埋起頭說做就做;汽機車族,跟行人一樣也都有路權,柯做任何決定前都更應傾聽並收集民意,唯有如此,才可能使綠能宜居城市變得有溫度。 View View View var lightbox_ult_mid="spotlight_article_embedded1",lightbox_ult_mit="Article Body",lightbox_ult_site="news",lightbox_ult_region="TW",lightbox_ult_lang="zh-Hant-TW",lightbox_default_spaceid="979304505"; 缺乏同理心,是柯文哲就任市長以來最大問題。柯上任迄今,儘管整個台北市像極「新聞製造機」,整座城市聲量,讓其餘5都16縣望塵莫及;但實際上,柯市府推出的政策,多數是空有理想,少了溫度;「三橫三縱」是經典代表作。 Previous image Next image View View 隨著三橫三縱動工,北市塞車日趨嚴重,連帶車禍死傷人數直線上升;對柯來說,這些現象或只是達成目標產生的「數據」;但對小老百姓來說,當每天為塞車感到憤怒,當聽聞親友車禍感到難過,這些事,柯文哲還能冷酷面對嗎? View View 當北市要從人多車多現況,走向愈來愈多人願騎單車、搭公眾運輸目標,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環境與觀念轉換,而非急就章說改就改。柯主導的「三橫三縱」,不就是要用最快速手段,透過道路縮減,造成交通壅擠,再把你我逼到不得不搭乘大眾運輸嗎? 個人信貸 View View 少了同理心 柯政找不到溫度 View View View View View 打開柯市府「政府策略地圖」,開宗明義,就是將台北市打造成宜居永續城市,其中一項重點,就是提升綠運輸使用率;這願景相信多數人都認同。問題是,市政問題是有機體,非像醫治病人,不是生就是死。 View View View 信用貸款 View 1 - 25 / 30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柯文哲試吃年菜(1) (圖) 1 / 30 View 中央社 View Share to Pinterest View 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少了同理心-柯政找不到溫度-215006174.html
D50449CE07245EBD
j77pb7vzj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(0) 人氣( )